犬咬伤后的护理和免疫接种

七八月份为犬伤高峰期,我国平均每年约有6000多万人被犬咬伤。如果犬猫带有狂犬病毒,患者有可能被感染,狂犬病发病后死亡率几乎100%。人一旦患上狂犬病,其临床表现为高度兴奋、恐惧不安、恐水怕风、流涎和咽肌痉挛,病情发展迅速,患者多于3—5日发生瘫痪而死亡。被犬猫咬伤后,建议及时处置,并接种疫苗或免疫球蛋白。1.犬咬伤暴露分级1.1 I级 为接触或喂养动物,完好的皮肤被舔,不需要处置。1.2 Ⅱ级 为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需要彻底消毒伤口,注射狂犬病疫苗;首先用肉眼仔细观察暴露处皮肤有无破损;当肉眼难以判断时,可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则表明伤及真皮层,皮肤存在破损(此法仅适于致伤当时测试用)。1.3 Ⅲ级 是指单处或多处贯通性皮肤咬伤或抓伤,或者破损的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污染,不但需要上述两个步骤,还需要注射被动免疫制剂(抗狂犬病毒血清或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 。2.犬咬伤的护理2.1 伤口护理2.1.1一般伤口护理 预防传染病的关键是在被犬等动物咬伤之前或之后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对于被犬咬伤者来说,及时清洗和消毒处理伤口极为重要。因为狂犬病的发病与否与伤口局部处理情况密切相关。对于一般的伤口不应缝合和包扎,尽可能暴露,切忌用嘴吮吸伤口,以防止腔黏膜感染。彻底清理伤口要在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下用3%~5%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反复、彻底得清洗伤口。清洗时间不得少于15min。然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或愈合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理。 2.1.2较深的伤口护理 较深的伤口多伴有组织撕裂或撕脱.创边缘多不整齐,常有肌肉、血管、神经及骨骼暴露,用注射器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然后用75%乙醇和2%碘酊分别在伤口部位反复消毒,以清除或杀灭局部的病毒[8]。伤口较深这尚需导管伸入,以肥皂水做持续灌注清洗。如果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首先清除创口内碎烂的组织,之后再进行消毒处理。 如清洗或消毒时疼痛剧烈,可给予局部麻醉。2.1.3特殊部位的伤口护理 伤及眼内的伤口在处理时,要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一般不用任何消毒剂以免刺激。口腔的伤口处理时最好是在口腔专业医师协助下完成,冲洗时要注意患者保持头低位,以免在冲洗液流入咽喉部时造成窒息。 外生殖器或肛门部粘膜的伤口处理、冲洗方法同一般伤口皮肤,冲洗时方向向外,避免污染深部粘膜。2.2 创口缝合的护理 一般情况下,伤口较小,出血量较少的话还是没有必要予以伤口缝合包扎。但是对比较特殊部位的创口如颌面部、颈部、会阴区等,因为创口长期暴露于空气中,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削弱机体的局部抵抗力,所以创口很容易感染,愈合需要的时间相对延长,且形成的瘢痕也较大,影响患者的局部功能或美观。此类病患可以采用美容整形缝合术。有实验表明,较传统单纯清创缝合效果显著,术后不良反应少[9]。术后包扎应轻柔,勿加压,保持干燥。抗生素抗菌治疗。对口小而深的伤口要扩大创口,进行纵行切开,切除坏死的组织及受累的肌肉;切口要敞开,不应缝合,以达到引流目的。伤口较大时用透气性敷料覆盖创面以避免继续感染。如果有需要,为便于引流予以稀疏、松散的缝合。每天予以换药,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告知患者按时复诊,术后3天取出引流条,无感染7天拆线。2.3免疫接种2.3.1 人用狂犬病疫苗应用于Ⅱ、Ⅲ级暴露者,及需接种疫苗的Ⅰ级暴露者。注射狂犬病疫苗时,12岁以下儿童注射于大腿前外侧肌肉,成人注射于上臂三角肌。狂犬病疫苗禁止注射于臀部,因为臀部脂肪多,影响疫苗吸收[10]。其免疫程序为五针法,即伤后当时0及3、7、14、28或30天各接种l针[11]。督促病人一定要全程足量按时接种完疫苗。2.3.2 对重度撕裂伤者在完成清创消毒后,先用抗狂犬病血清或者狂犬病患者免疫球蛋白作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使抗体浸润到组织中,以中和病毒。狂犬病患者免疫球蛋白按照每千克体质量20个国际单位(20 U/kg),抗狂犬病血清按照每千克体质量40个国际单位(40 U/kg)计算。数小时后(不少于2 h)再行缝合和包扎。伤口深而大者应当放置引流条,以利于伤口污染物及分泌物的排出。当全部伤口进行浸润注射后尚有剩余被动免疫制剂时,应当将其注射到远离疫苗注射部位的肌肉。暴露部位位于下肢及胸部以下躯干时,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可注射在暴露部位同侧大腿外侧肌群。暴露部位位于头面部、上肢及胸部以上躯干时,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可注射在暴露部位同侧背部肌肉群(如斜方肌),狂犬病疫苗接种于对侧。另进行抗破伤风处理和使用抗生素等,以控制狂犬病病毒以外的其他感染。破伤风抗毒素(TAT)注射方法:在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1支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前做皮试,皮试阳性者采用脱敏注射[12]。2.3.3 由于狂犬病为致死性疾病,暴露后程序接种疫苗无任何禁忌症。3.再次暴露后处置任何一次暴露后,不管距离上一次接种疫苗的时间多久,均应当首先、及时、彻底地进行伤口处理。之后,按照伤口暴露情况以及上一次接种疫苗的时间推算决定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狂犬疫苗。一般情况下,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之后,体内抗体水平可维持至少半年—1年。如果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则按照原有的接种程序继续完成全程接种,并不需要加大剂量;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的患者一般不需要再次接种疫苗;全程免疫后半年到1年内再次暴露者,应当于0和3天各接种1剂疫苗;在1-3年内再次暴露者,应于0、3、7天各接种1剂疫苗;超过3年者应当全程接种疫苗。
 
挂号热线:131 6708 7604(微信同号)